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光影铁科(1950-2000)

光影铁科(1950-2000)

时间:2020-03-07      分享到:
字体:

1950年的春天,在开国大典礼炮的余音中,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的行业综合性科研机构,开启了服务中国铁路发展的光辉历程。一代又一代的铁科人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和铁路的需要同向同行,书写了开拓奋进、砥砺前行的时代华章。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带您浸入那历史的洪流,共同回溯光影铁科。首先为大家奉上的是1950年至2000年间的铁科难忘时刻。


1950年


1950年2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458.jpg

铁道技术研究所(唐山旧址)


2月28日,铁科院前身铁道技术研究所在唐山成立,唐振绪兼任所长。设土木、化学、金属、电工四个研究组,全所职工80人。


1950年5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513.jpg

唐振绪所长(前排右2)在唐山火车站

迎接腾部长(前排右3)


5月15日,时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在视察研究所时指出,研究所隶属铁道部,暂由中国交通大学校部管理,研究所是为全国铁路服务的科学研究机构。


1950年9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523.jpg

铁道研究所所长茅以升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527.jpg

铁道研究所副所长唐振绪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536.jpg

任命通知书


9月16日,铁道部决定,铁道技术研究所更名为铁道部铁道研究所,由铁道部直接领导。经政务院七十次会议通过,中国交通大学校长茅以升兼任铁道部铁道研究所所长,唐振绪任副所长。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540.jpg

9月29日,铁道部铁道研究所在唐山的职工成立基层工会。10月,成立中共铁道部铁道研究所支部委员会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


1950年12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544.jpg

1950年北京西郊所址示意图


12月26日,铁道部决定校所分开,研究所在唐山的设备年底前迁至北京,铁道部另拨款给唐院购置教学设备。


1951年


1951年4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548.jpg

购地地契(之一)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552.jpg

铁道研究院规划图


4月,经报铁道部和北京市批准,铁道部铁道研究所在西郊青塔院购地100亩,保留300亩做为研究所新址。同年10月,成立建所工地办事处,11月25日,建所工程正式开工。


1951年7月

由电工研究组朱淇昌主持,与衡阳铁路局协作完成的“衡阳站进出选路式继电联锁”通过技术审查,并于1952年正式开通,成为我国第一个自行研究、设计、施工的进出选路式继电联锁车站。


1952年


1952年5月

茅以升专任铁道研究所所长。


1952年5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555.jpg

大连分所


经铁道部批准,铁道部大连铁道研究所改由铁道部铁道研究所领导,定名为铁道研究所大连分所。


1953年


1953年1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03.jpg

铁道部铁道研究所所貌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07.jpg

迁京后部分职工合影纪念


1月,北京西郊新址基本建成,唐山职工迁到北京。2月,大连分所职工和部分试验设备迁到北京。


1953年4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10.jpg

53 型轨道检查车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13.jpg

55 型轨道检车车内部


4月,中国第一辆轨道检查车(1型,也称53型)在唐山机车车辆修理厂试制成功,并交研究所使用。1955年研究所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55型轨道检查车。


1953年6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17.jpg

车辆震动试验仪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20.jpg

24倍三等工程水准仪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22.jpg

1500倍显微镜


6月,研究所实验工厂制造的车辆震动试验仪、24倍水平仪、28倍经纬仪和1500倍显微镜等产品,参加莱比锡工业展览会,这是研究所的科研成果首次参加国际展览。


1953年9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27.jpg


9月,研究所成立混凝土研究组,开始进行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研究,1954年1月研制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根预应力混凝土轨枕。


1953年12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30.jpg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3年12月开工,1957年建成,采用了研究所的多项成果,被称为中国建桥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研究所对大桥的管桩基础作了大量研究,研制成功用三号低碳钢取代进口低碳钢,承担了主桥的静动载检定试验。


1954年


1954年4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34.jpg

茅以升在行政工作会议上做报告


4月9日,茅以升在行政工作会议上提出“一切为科研,科研为运输”的建院方针。


1954年10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37.jpg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40.jpg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43.jpg


包兰铁路是我国在沙漠地带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其选线经过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六个沙漠地带。1954年,研究所在中卫建立“铁路防沙研究工作站”,开启了沙漠地区的筑路研究。


1954年12月

研究所完成了“38kg/m钢轨的设计试制”由重庆钢铁公司轧制、生产出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批钢轨。


1955年


1955年6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48.jpg


6月1日,撤销大连分所,设立铁道研究所大连机车定置试验室。11月15日,刘少奇、邓小平、杨尚昆等中央领导到大连机车定置试验室视察。


1956年


1956年1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53.jpg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656.jpg

国务院批准改为铁道研究院的文件


1月1日,铁道部决定将铁道部铁道研究所扩编为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同年5月,国务院任命茅以升为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


1956年5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700.jpg


5月5日,铁科院研制成功国内第一跨12米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1956年8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705.jpg

第一次全国铁道科学工作会议在铁科院召开


8月21日,铁道部召开全国铁道科学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铁科院为铁道科研的中心,应着重研究在铁路运输、建设和生产实践中重要的新科学技术问题,以及带有长期性和综合的问题。


1957年

1957年3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708.jpg

丰台研究基点第一次会议在铁科院举行


3月3日,根据茅以升院长和全苏运输工程科学研究院院长的协议,成立了丰台、武汉、西安(因故撤销)三个中苏合作科学研究基点,分别从事混凝土结构、桥梁基础和航空勘测等方面的新技术试验研究工作。


1957年11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711.jpg

京门支线试铺的中国第一公里长钢轨


11月25日,铁科院设计的无缝线路,首次在北京和上海各铺一公里试用,标志着我国无缝线路的起步,随后进行了气压焊、铝热焊、接触焊焊接钢轨的研究。


1957年12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714.jpg

环线鸟瞰图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717.jpg

我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在环铁进行运行试验


12月27日,中国首条环行试验铁路在北京东郊建成,占地2228.7亩,全长9公里,环内弦线总长7公里,有6条不同半径的环线,用以试验和检测机车车辆等设备为主。1958年1月15日,环线正式运行,第一批国产内燃机车和第一台电力机车均在环线上进行运行试验。


1958年


1958年1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721.jpg


1月1日,铁科院将所属研究组按专业合并,建立铁道建筑、机车车辆、通信信号、金属及化学四个研究所,下设30个研究室,保留运输研究组和电气化铁道研究组。


1958年8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724.jpg


8月,在铁科院等单位协助下仿制成国产第一台内燃机车——建设600马力调车机车。


1959年


1959年7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728.jpg


7月,铁科院在丰台站创建我国第一个土驼峰,开展简易驼峰峰高、断面设计和作业的研究。


1959年10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731.jpg


10月5日,首批干线内燃机车和第一台电力机车在环行试验线进行展示。


1960年


1960年4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734.jpg


4月,在铁道部的统一部署下,铁科院拟定了第一个高原铁路研究工作规划,并组织科学力量,开展了风火山永冻土和青海盐湖的路基科研试点工作。


1961年


1961年9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738.jpg

西北研究所办公试验区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740.jpg

西南研究所办公试验区


9月,铁科院西北研究所正式成立,所址设在兰州,宝鸡(后改西安)、格尔木分设研究站,以地质路基和灾害防治为重点专业。10月,铁科院西南研究所成立,所址设在成都,峨眉设有基地,专业重点为隧道及地质灾害防治等。


1962年


1962年10月

~RC5N9@@$WF8[BSE%`_3}PH.jpg

周家模、姚明初、郭成举、

朱淇昌、周劢5位导师


10月20日,经国务院同意在铁科院试行研究生制度,批准周家模、姚明初、郭成举、朱淇昌、周劢五人为研究生导师。


1963年


1963年2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825.jpg


2月起,铁科院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第一代内燃机车的研制。


1964年


1964年5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828.jpg


5月4日,铁科院“5998”专题组首次参加我国西部地区核试验,验证地下铁道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度。


1965年


1965年5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832.jpg

成昆铁路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836.jpg

我院在成昆铁路首次修建了岩层锚杆档墙


成昆铁路是国家大规模战略后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65年起,铁科院先后有400余人奔赴成昆铁路参加建设,主持了隧道快速施工、爆破技术等33个新技术战斗组,取得了在复杂地质险峻山区修建成昆铁路新技术的重大成果,获得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66年


1966年6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839.jpg


6月14日,铁科院派出17名科技人员参加二七机车车辆厂参加设计、试制第一台6000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1967年


1967年6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842.jpg


6月17日,铁科院20余名技术人员赴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参加我国第一颗氢弹核效应试验。


1968年


1968年2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845.jpg


2月,铁科院开始参与援坦赞修建铁路等技术问题,为中国铁路走出国门提供了技术支持。


1969年


1969年9月

9月,铁科院研发的第一孔跨度12米粗钢筋先张预应力梁架设在津浦线。进行了24-32米新体系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研究,并制成标准图在全路推广。


1970年


1970年12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851.jpg


12月21日,铁科院50余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全路内燃机车和柴油机会战。


1971年


1971年10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854.jpg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大门


10月16日,铁科院与原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合并,更名为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1972年


1972年11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857.jpg


11月,铁科院研制的第一组50kg/m钢轨可动心轨式辙岔的道岔,在哈大线首次铺设使用。


1973年


1973年3月

3月,铁科院自行设计的1:1制动试验台投入使用,这是我国第一个摩擦制动试验台。


1974年


1974年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02.jpg

周镜院士在参与青藏铁路建设时留影


1974年,铁科院大批科技人员奔赴青藏线投入科研会战,承担了冻土路基工程等20项研究任务,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m以上的风火山一带,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近3年的试验研究。


1975年


1975年1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06.jpg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大门


1月20日,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和铁科院分开,更名为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1976年


1976年8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09.jpg


8月,铁科院先后派出四批抢修队,共计100人左右,赴唐山参加抢险救灾工作。


1977年


1977年10月

10月,铁道部《全国铁路科学技术规划会议纪要》中明确指出,铁科院应是全路专业科研工作的管理机构和研究中心。


1977年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15.jpg


铁科院冯叔瑜等技术人员加入国家科研项目“七七工程安全防护技术”,开展500tTNT岩石洞库爆炸试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综合性化爆试验,历时8年进行了数十次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1978年


1978年3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19.jpg


3月1日,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铁道部大连热力机车研究所、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和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正式划归铁科院。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23.jpg

茅以升等参加科技大会归来


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论,被誉为“科学的春天”。在会上,铁科院荣获75项科研成果奖,茅以升、苏华等13人出席大会。


1978年5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26.jpg


5月,铁科院研制的60kg/m级钢轨第一次铺设在京广线运营干线上;12月,铁科院在京广线进行了11次时速160公里的运行试验,最高时速在我国首次达到165公里。


1979年


1979年5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29.jpg

前进型蒸汽机车


5月9日,铁科院主持的断裂力学在前进型蒸汽机车主动轴上应用专题成果通过部级鉴定,并在国际断裂力学会议上被评价为此项成果是“断裂力学在大型构件应用上的范例”。6月7日,铁科院主持的《250米长钢轨可控硅中频淬火》专题在上海工务工厂首次试验成功,攻克了250米长钢轨淬火变形大的技术难题,达到了国内外长钢轨淬火技术新水平。


1979年7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32.jpg


7月20日,铁科院研制的我国铁路客运第一台自动售票机在上海投入使用。


1980


1980年2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35.jpg


2月1日,铁科院学术期刊《中国铁道科学》第一期出版,向国内外进行发行。


1980年3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38.jpg

铁科院30周年院庆茶话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3月1日,铁科院30周年院庆茶话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等领导人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1981年


1981年1月

1月5日,按照铁道部要求,大连机车研究所、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四方车辆研究所和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从铁科院划出。


1981年8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42.jpg


8月,由铁科院研究、设计、试验的湘桂复线红水河斜拉桥正式通车,这是我国铁路上第一座具有现代先进技术水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主跨96米居世界同类桥梁第二位。


1981年10月

10月,茅以升调任全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不再担任铁科院院长。1984年,茅以升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1年11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45.jpg

院首届硕士生与导师的合影


11月3日,国务院批准铁科院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个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8个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


1982年


1982年11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48.jpg


11月30日,铁科院院务会讨论大秦铁路科研工作,决定发挥全院综合优势投入大秦线建设。从1983年起,铁科院全程参与了大秦线一期、二期、三期建设和历次重载综合试验。


1983年


1983年3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51.jpg


3月25日,我国铁路第一套150MHz平面调车无线信号系统研制成功,由铁科院和南京铁路分局历经4年时间研发,该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手旗和手信号灯指挥调车的落后情况。


1983年6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54.jpg


6月19日,铁科院在环形试验基地完成了车辆和轨道动力学综合试验,历时14天,对多种类型的车辆和轨道结构进行动态测定,为制定我国大型货车发展方向的技术政策和重载轨道结构成套技术研究提供系统的试验数据,这是建院以来规模最大、内容最多的一次综合试验。


1984年


1984年9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0957.jpg


9月,电子所与日本日立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华立B-16高级汉字微型计算机,具有汉字功能和汉字操作系统的华立B-16计算机在国内首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在路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微型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1985年


1985年10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02.jpg

无缝线路模拟试验


10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首次公布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铁科院主持的13项成果和参加的11项成果获奖。其中,我院主持的无缝线路新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86年


1986年7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07.jpg

首届职代会第一次会议


7月1日,铁科院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122名职工代表参加。


1987年


1987年5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10.jpg


1987年5月,铁科院参建的当时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大瑶山双线隧道贯通。从1980年8月起,铁科院累计组织上百名科研人员,全面参与大瑶山隧道科研攻关项目,在爆破、注浆、防水、支护、地质、通风、情报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大瑶山隧道工程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88年


1988年4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14.jpg


4月20日,深圳机场通过招投标比选,决定采用铁科院与浙江大学、铁四院、铁二局等单位联合提出的铺设机场跑道试验段方案。


1989年


1989年4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17.jpg


4月,我国生产的第一台电动车组(KDZ)在铁科院环行线开展性能综合试验试验。


1989年8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20.jpg

李鹏总理在环行线视察时

分别登上电动车组和双层客车


8月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务委员宋健、邹家华和国务院秘书长罗干等中央领导同志到铁科院环行铁道试验基地视察工作。


1990年


1990年1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23.jpg


1月,铁科院研制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在郑州北站编组站投入使用,这是我国第一个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解编作业量和作业效率居世界第一。


1990年5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27.jpg


5月,我国第一列25型客车在环行线进行性能试验。


1991年


1991年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30.jpg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34.jpg


广深准高速铁路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建设的第一条时速达160千米的新型铁路。从1991年至1994年12月通车,铁科院全程参与了广深准高速铁路建设和行车试验,承担了5次大型试验,线路最高时速达174公里,深化了对时速160公里行车技术的认识,取得了设计、制造、工程施工、运营等方面的科学依据。


1992年


1992年3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37.jpg


3月30日,铁科院首个院徽图案正式发布。院徽为圆形,中心是一个钢轨断面与“Y”(研字首字母)的变形体组合,周围是十个研究所组成的圆环,也象征环行铁道,寓意全院团结一心为科技兴路做贡献。


1992年4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42.jpg


4月18日,铁科院深圳研究设计院在深圳正式成立。


1993年


1993年

铁科院经过招标比选,成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第一标——西陵长江大桥的监理单位;研制的“电器铁路谐波全过程动态仿真软件包”通过鉴定,该系统是计算机仿真技术首次在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较完善、较系统的应用;研制的QZ系列球形支座成功应用于国门第一路——首都机场高速;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辆用于对地铁轨道状态进行综合性动态自动检测的DGJ-1型地铁轨道检测车。


1994年


1994年4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45.jpg

综合试验动员会


4月11日,由铁科院主持的东郊环线准高速列车综合试验时速首次达到184公里,标志着高速铁路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1995年


1995年1月

1月和8月,铁科院科研人员分别成功预报了甘肃永靖县大型滑坡和青藏铁路关角隧道滑坡,为当地经济安全和铁路运输安全起到极大的保障作用。


1995年5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49.jpg


5月16日,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一行到铁科院视察职工业余体育活动。


1996年


1996年5月

5月9日,铁科院参加的“塔里木沙漠公路工程”被评选为1995年度“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西北分院的黄茨滑坡监测预报成果也进入评选范围之内。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53.jpg


5月,铁道部成立全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总体组),启动了全路客票系统的建设,工作组设在铁科院。当年8月,在西安车站应用该软件实现计算机售票,2000年完成了全国铁路售票联网运行。此后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铁路客票系统已经发展成全球交易量领先的超大型实时票务系统。


1997年


1997年1月

1月5日,铁科院组织实施的200公里/小时以上高速综合试验,在东郊环行铁道创造了当时国内列车最高速度212.6公里/小时,这是我国铁路历史上首次跨入国际铁路高速行列。


1997年4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058.jpg


4月,铁科院作为技术总体负责单位,全面参与了六次铁路大面积提速工程,承担了技术方案、技术条件及试验规程规定制定、关键技术攻关、综合试验检验等大量工作。


1998年


1998年6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101.jpg

6月24日,铁科院牵头实施的京广线郑武段提速试验最高时速达到240km/h,创造当时国内铁路最高纪录,取得了大量科学数据。


1999年


1999年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104.jpg

KDZ1A型“春城号”电力动车组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107.jpg

DDJ1型电力动车组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110.jpg

NZJ1型“新曙光号”内燃动车组


按照铁道部安排,铁科院在东郊铁道环行基地先后完成了KDZ1A型“春城号”电力动车组(我国首列投入商业运行的电力动车组)、DDJ1型电力动车组(昵称“大白鲨”,我国研制的第一代时速200公里级电力动车组)、NZJ1型“新曙光号”内燃动车组(我国首列双层液力传动内燃动车组)的性能试验,为我国高速铁路移动装备领域技术积累提供了宝贵数据。


2000年


2000年4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114.jpg


4月15日,以铁科院为试验总体单位的秦沈客运专线通信信号综合试验,历时74天在铁科院环行线圆满结束。


2000年10月

按照国家关于科研机构转制政策要求,铁科院启动转企工作。原属铁科院的西南分院、西北分院移交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管理。


2000年12月

微信图片_20200307091117.jpg


12月5日到9日,京秦客运通道提速改造工程进行第一次实车运行试验。本次试验系为我国第一条改造既有线为时速200公里/小时的提速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铁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