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是江苏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建筑业以打造“建筑强省”为目标,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我省建筑业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保护形势愈发严峻等挑战,存在着行业发展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不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和不足。如今,信息化浪潮的兴起以及系列通用性重大技术的突破,为行业创造出新的条件和契机。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应用不断加速渗透,产业边界日益模糊,跨界融合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为呼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江苏建筑业应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以新需求为驱动,以新科技和新平台为依托,结合制造业、信息产业等各类资源要素相互渗透、融合和裂变,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突破。
《江苏建造2025行动纲要》结合省情实际和行业发展趋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需求导向和改革创新,提出江苏建筑业今后一段时期工程建造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向——推动工程建造方式向精细化、信息化、绿色化、工业化“四化”融合方向发展,大力推行精益建造1、数字建造2、绿色建造3、装配式建造四种新型建造方式,逐步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持江苏建筑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1、精益建造:是一种综合型生产管理理论,指在工程建造中,充分运用“精益生产”(源自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理念,面向建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持续地减少和消除浪费,最大限度满足顾客要求的系统性方法,实现工程建造全过程的价值最大化。
2、数字建造:一般指结合BIM、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新型技术,依托各项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建造过程的数字化。
3、绿色建造:将绿色、节能、环保理念贯穿于工程建造设计、施工、运维等全过程,实现工程建造的绿色化发展。本文重点描述绿色施工和绿色建材方面。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两聚一高”目标任务,以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变工程建造发展方式,以精细化、信息化、绿色化、工业化“四化”融合为核心,以精益建造、数字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四种新型建造方式为驱动,加快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江苏建造”品牌,实现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统筹规划。围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总体目标任务,着力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和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明确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大力推广新型建造方式,推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 坚持协调融合。加强与现代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和跨界融合,通过新型建造技术和材料、装备、产品的协调和滚动发展,全面拓展新材料、新装备和新产品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促进建筑业从供给侧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实现行业生产水平的整体跨越。
3. 坚持创新引领。准确把握建造技术发展趋势,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引导产学研用各类主体加强战略合作,开展联合攻关,构建新型建造方式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重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专利、工艺或工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建筑业质量和发展水平。
4. 坚持提质增效。抢抓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加速构筑先发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发挥传统优势,促进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的跃升。逐步建立以质量、效益和效率为核心的品牌价值体系,不断丰富“江苏建造”的内涵和外延,在产业规模保持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力求行业质量效益位居全国前列,实现建筑业提质增效的目标。
三、主要目标
(一)精益建造
到2020年,精益建造理念得到较好推广普及,初步建立精益建造评价指标体系。50%以上的特级资质企业在项目实施中运用精益建造适宜技术,并初步形成精益建造管理和技术体系;30%的大型项目中采用2项以上主要的精益建造适宜技术,建成5个以上精益建造示范项目;每个设区市建成2个以上采用精益建造适宜技术的商品住宅开发项目。对采用精益建造适宜技术的住宅项目,品质明显提升,住宅质量常见问题发生率明显下降。
到2025年,精益建造技术在全省工程项目中得到普遍运用,建立完善的精益建造评价指标体系。特级资质企业全部实现建造方式与精益建造适宜技术的深度结合,形成成熟的精益建造管理和技术体系;一级资质企业在项目实施中普遍采用精益建造适宜技术,形成初步成熟的精益建造管理和技术体系;50%的大型项目中采用2项以上主要的精益建造适宜技术。在商品住宅开发项目中普遍采用精益建造相关适宜技术,品质全面提升,基本满足用户对住宅“经济、适用、安全、美观”等方面要求。
(二)数字建造
到2020年,BIM4技术在大中型项目应用占比30%,初步推广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60%以上的甲级资质设计企业实现BIM技术应用,部分企业实现基于BIM的协同设计;初步建立工程主要材料和工程质量追溯体系,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在建立产品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初步实现产品信息标识,逐步推广智能化生产;50%的大型项目实现自动化监控;开展“数字工地”5创建;逐步推广工程建造全过程的数字交付。
到2025年,BIM技术在大中型项目应用占比70%,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得到普遍应用,设计企业基本实现BIM技术应用,普及基于BIM的协同设计;全面建立工程主要材料和工程质量追溯体系,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全面推广智能化生产;大型项目基本实现自动化监控和预警;50%以上的在建项目实现“数字工地”;基本实现工程建造全过程的数字交付。
4、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该模型能够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提供可自动计算、查询、组合拆分的实时工程数据,可被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普遍使用。
5、数字工地:利用BIM、VR、AR技术等,建立建筑物与施工现场等施工管理对象的数字化模型,并且把属性、时间等信息要素输入到数字化模型中,实现工地数字化。
(三)绿色建造
到2020年,绿色施工技术应用覆盖率达到70%以上;15%以上的大中型项目达到现有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要求;绿色施工对降低施工扬尘贡献率提高50%以上;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以上。全面践行绿色建造理念,初步建立涵盖绿色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建材等方面的技术体系。
到2025年,绿色施工技术得到全面应用;大型项目基本达到现有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相关要求;绿色施工对降低施工扬尘贡献率提高70%以上;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60%以上。绿色建造发展和应用水平全国领先。
(四)装配式建造
到2020年,装配式建造的技术体系、生产体系、监管体系基本完善,打造一批具有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的龙头企业,培养一批具有装配式建造专业化水平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建成国家级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20个,省级示范城市15个,示范基地100个,示范项目100个,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设区市新建成品住房比例达到50%以上,其他城市达到30%以上,通过试点示范和政策推动,率先建成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省份。
到2025年,装配式建造成为主要建造方式,实现装配式建筑、智慧建筑、绿色建筑的深度融合。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新建成品住房比例达到50%以上,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四、推进行动
(一)精益建造推进行动
1. 普及精益建造的理念与模式
借鉴国内外精益建造的成熟实践,宣传普及精益建造的相关理念,使各方主体充分认识到精益建造是建造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结合全省建筑业发展实际,积极引导企业着力转变传统的低效能、高能耗发展模式,致力于实现建造全过程的浪费最小化、产品质量精品化、用户价值最大化。组织力量深入研究精益建造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并根据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实际进行分类指导。开展企业精益建造成熟度评价,通过试点示范等多种方式,逐步实现精益建造规模化发展。
2. 引导企业建立基于精益建造的标准体系
引导企业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精益建造管理标准体系,涵盖工艺流程、管理规程、操作标准、企业定额、深化设计、节点标准等。
推进精准设计。引导企业在传统设计基础上,结合企业标准和施工工艺流程,对原施工图进行完善、补充和细化,通过精准设计实现包括预留、预埋等在内的精准施工,提高施工作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形成企业设计标准体系。
推动合理划分工序。推广工序划分模块化,通过工作分解结构6(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将项目实施所有环节,分解成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工序级模块。通过工序的细分和固化,实现标准化操作,在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基础上,融合企业文化、流程与标准,形成作业层面与管理层面的工序级标准体系。
推广工序交底和流水化作业。引导企业在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进行工序交底,更好地完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形成工序交底制度。推动企业在合理划分工序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工序组合,实现施工现场流水化作业。
3. 推广精益建造适宜技术
开展精益建造适宜技术研究,编制精益建造重点推广的适宜技术目录,不断提升企业的精益建造技术水平,逐步实现“零距离沟通、零质量缺陷、零物资积压、零安全事故、零交接延误、零进度障碍”的管理目标。
推广价值管理分析。坚持用户需求为导向,引导企业加强对项目全过程进行价值管理分析。重点推广价值流程图——即针对项目,绘制工作流、信息流、资金流、材料流、人力流等价值流程图,对项目建造全过程进行价值分析,努力实现浪费最小化,用户价值最大化。
推广建立计划控制体系。积极推动企业在施工阶段建立合理的计划控制体系,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内置于工作流程,整体提升作业的精细化程度。重点推广末位计划者体系7(LPS,Last Planner System),通过权力下放,使作业人员根据现场资源环境条件,对工程项目做出最合理的工作计划,优化工作流程,实现项目零进度障碍、零质量缺陷。
推广准时化生产。按照计划控制体系设置的精细化工作流程,促使项目等待时间和材料储备时间最小化,实现准时化生产。重点推广拉动式生产,根据需求由后向前拉动每道工序生产,从而达到按时按量提供所需产品,消除传统生产过程产生的物资积压和时间等待。推动基于并行工程的团队合作,促进施工工作面的协调,消除人为不确定因素和冲突,最大程度确保零交接延误、零物资积压。
推广“5S”8管理方法。引导企业对施工现场进行区域划分,对物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设定合理堆放位置,做好标示标识;定期对现场进行清洁清扫;对各工序工作面进行及时清理整顿;提升现场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合作伙伴与供应商管理,保证保质准时供应;合理利用各工序交接时提供的相关信息,为下道工序和施工过程的顺畅流动奠定良好基础。
4. 坚实精益建造发展基础
积极引导企业研发精益建造软件和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工程建设各方信息的及时共享,在提高各环节沟通效率的同时,不断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强化精益建造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和集体培训等方式,逐步培养各梯次人才队伍;加强行业技术指导,鼓励以校企合作或建立专家咨询库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和理论支撑。
6、工作分解结构(WBS):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对项目要素进行分组,即将一个项目按一定的原则分解,分解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项目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各项具体工作,再把各具体工作分配到个人。WBS分解精度可以根据工程技术系统特征和管控要求进行确定。该方法由于可以将项目工作定义在适当的细节水平,有助于对项目工期、成本和资源需求等进行准确估计。
7、末位计划者体系(LPS):强调权力下放,传统计划的最后一层(如施工小组)提出短期的施工进度计划,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约束条件,做出最合理的工作安排。
8、“5S”:日语中SEIRI整理、SEITI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五个单词的简称。
(二)数字建造推进行动
1. 准确把握数字建造发展方向
积极推动传统工程建造向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实现建造全过程的数字化,为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最终实现智能建造打下基础。在工程建造中大力推行数字建造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实现设计、施工、运维各环节互联互通;深入研究数字建造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把握国际数字建造以及相关新兴技术发展脉搏,加快相关适宜技术研究应用,探索数字建造的实施路径;创新政府监管方式,构建工程建造全过程数字监管体系。
2. 提升数字建造适宜技术应用水平
提高BIM技术的应用水平。研究建立基于BIM的协同设计平台和工作模式,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应用条件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积累和构建各专业族库。建立基于BIM应用的施工管理模式和协同工作机制,逐步实现施工阶段的BIM集成应用,普及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施工管理方式,强化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后台指导前台的作用,通过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嵌入移动通讯和射频等技术,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完善基于BIM技术的数据交换标准,为建筑产品的运行、监控、更换、维修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提高运维管理水平。
推进数字工地建设。促进施工现场中BIM、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手持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监测设备、移动互联设备等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通过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相关工程数据进行实时传递和共享,实现施工现场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远程控制、联动管理和互联互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预警预报、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性分析系统,在重点项目中推广自动监控与预警平台的联动应用,实现重大危险源预警,有效降低工程安全风险。
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通过建立建筑材料和部品部件登记入库平台,对建筑材料来源、产地、技术参数相关信息进行登记,结合设计、施工、运维阶段各环节信息,严格把控建材、产品质量,最终实现建筑产品质量可追溯。
结合工程建造实际需求,引导低成本、低功耗、智能化的传感器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加快物联网核心芯片、仪器仪表、配套软件的集成应用,实现施工现场实物与虚拟的结合。开展传感器、高速移动通讯、近场通讯及二维码识别等物联网技术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研究。
3. 引导企业加强数字建造创新能力建设
积极引导企业建立与数字建造相适应的管理、生产和经营新模式,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资源配置政策,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潜能。重点推进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和内部管理,逐步研发或完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协同管理9系统等;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BIM和物联网技术为核心,打造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运维。积极推动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向生产运行、设备管理、采购仓储、物流销售全过程数字化方向发展。伴随物联网和监控技术的升级提档,逐步向自动化生产、无人干预、智能预警方向发展,较快实现智能化生产。
4. 构建数字建造相关标准体系
结合国际和国家相关标准,加快构建符合全省实际的数字建造标准体系,重点研究编制BIM技术在项目审批、工程实施、竣工交付到后期运维等全生命期各应用环节的技术标准和应用指南;制定满足数字建造相关技术应用的招标示范文件、合同示范文本和技术费用标准,为数字建造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形成满足数字建造技术应用的标准规范体系。
(三)绿色建造推进行动
1. 完善绿色建造政策标准体系
推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发展,建立健全与国家标准规范相衔接兼具江苏特色的绿色建造规范和标准;研究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和工作导则等,推动绿色建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完善和编制《绿色施工技术目录》和《绿色建材目录》,进一步落实施工现场建筑废弃物排放和资源化利用等相关要求,建立施工现场能耗管理和监测制度,逐步形成绿色建造评价标准体系和相配套的市场监管体系,严格实行全过程监管。
9、协同管理:一种管理理论体系,主要指把局部力量合理地排列、组合,来完成某项工作和项目,其目标为实现信息的协同、业务的协同和资源的协同。
2. 推动绿色施工
在工程施工中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四节一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加速新型建造技术、工艺和环保新材料的普及和综合应用,提升全省绿色施工水平。引导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绿色施工相关要求,实施绿色施工方案制度,将绿色施工管理纳入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实现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推行绿色建造定量化和动态化的管理模式,努力实现降耗、增效、环保效果的最大化。
3. 强化绿色建材使用
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国有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中,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绿色建材产品的应用。推广多功能复合一体化墙体材料、一体化屋面、高透光低辐射镀膜玻璃、高性能标准化门窗系统、建筑外遮阳系统、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高性能防火保温材料的使用,引导消费者使用绿色装饰装修材料和产品,有效控制室内环境污染和装修二次污染。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绿色建材评价管理办法、评价标识和目录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建筑材料认证、评价、信息公开等制度和全过程工程质量追溯机制,定期编制发布建设领域限制和禁止使用的产品和技术,严禁使用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和质量性能差的建筑材料。
4. 深化绿色建造技术研究应用
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绿色建造技术研发应用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产学研用各类主体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新型模板、高强钢筋、钢结构预应力等新技术,开展对地下资源保护、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废弃物减排的研究,加大多功能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力度;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建立绿色建造技术专家库,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组织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普及绿色建造理念,推动绿色建造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
(四)装配式建造推进行动
1. 扩大装配式建造项目应用范围
各地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等因素,进一步明确在城市核心区域、功能开发区、高新园区、示范园区等区域新建建筑采用装配式建筑和成品住房的比例,明确政府投资规模以上的新建学校、医院和保障性住房等公建项目,以及特定规模以上的商品住宅、商业办公用房等,必须采用装配式建筑。
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着力降低建造成本,提高易建性,不断推动“三板”(内外墙板、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板)强制应用。积极推广钢结构建筑,推动钢结构住宅发展,有序推进轻钢结构农房建设,加快推进集装箱组合建筑在建设工地、临时设施中的应用。倡导发展现代木(竹)结构建筑,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城镇平改坡、老旧小区加层改造等项目中,在学校、幼托、敬老院、景区等低层新建公共建筑中,积极推广应用。
推进建筑全装修,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促进整体厨卫、轻质隔墙等产品、材料和设备管线的集成应用,提高装配化装修水平。
2. 推动装配式建造技术进步
开展重点技术攻关。在预制构件标准化应用、连接节点技术、施工现场支撑和吊装安装技术、施工管控流程、隔震减震技术、工程质量高效检测方法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加快形成成熟技术路径。开展新型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防腐防火一体化、梁柱连接节点、围护体系与主体结构标准化连接件的开发与应用以及防火、防锈、隔声等方面的研究,提出适用的解决方案。加强现代木(竹)结构中交错层压木材(Cross laminated timber,CLT)结构、拱结构、网壳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及推广应用。
增强部品部件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引导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的钢筋制作与混凝土浇筑的自动化水平和协同水平,提高构件精度;研究采用3D打印等技术提升异形构件制作水平;提升高强钢筋集中配送水平;提升装修部品的柔性生产和信息化生产水平。
3. 完善装配式建造标准体系
编制技术标准。在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江苏产业特点和地域特征,研究编制《江苏省装配式建筑设计深度标准》、《江苏省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墙板)技术规程》、《江苏省常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设计图集》、《江苏省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技术规程》、《装配式建筑装配化装修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和规程,同时研究编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工法》。
编制管理标准。完善施工图审查、部品部件检测、质量安全监督、工程验收、运营维护等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规范。重点研究编制《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及验收技术规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现场连接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技术规程》、《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规程》、《江苏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房屋全寿命管理技术规程》等管理标准。
提升装配式建筑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设计水平,研究编制装配式居住建筑标准化套型图集,避免非标准化设计导致模具的浪费;在保障房、学校、医院、养老建筑中优先推动模数化、标准化设计。
4. 优化资源配置
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引导企业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力,针对装配式建筑特点,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推动传统建筑业企业转型。促进设计单位提升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能力,加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咨询和服务能力建设。推进部品部件生产基地布局和建设,着力提高部品部件生产企业产品研发、专业服务和集成配套水平,鼓励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和建材企业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转型。
加强产业集聚。鼓励设计、开发、施工、部品部件生产、物流配送、运营维护等企业成立联盟,形成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要求的设计、生产、物流、施工、安装和管理产业体系。整合各类生产要素资源,形成规模化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实现集聚集约集群发展,为装配式建造全面推广应用提供更好的平台。
五、保障措施
1. 培育优势企业,深化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
加大省内优势骨干企业培育,加强示范引导,充分发挥优势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扩大新型建造方式的应用范围。培育兼具设计、施工、融资、运营等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借助总承包企业全过程服务的优势,拓宽新型建造方式的应用深度和宽度。推广新型建造方式适宜技术,通过建筑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实现新型建造方式联盟发展。
不断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推动工程建造方式的变革创新,在政府投资项目和装配式建筑中的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鼓励施工总承包企业分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承包公司,走“专、精、特”道路,向特色专业承包模式发展。引导有能力的企业开展项目投资咨询、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招标咨询、施工指导监督、工程竣工验收、项目运营管理等覆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项目管理咨询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
2. 加大研发力度,提高装备工具应用水平
积极引导装备工具制造企业加大投入,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建筑施工机械、搅拌设备、智能挖掘机、大吨位装载机、超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大型高等级路面摊铺机、盾构机、重型架桥、架梁机及现代物流装备等装备工具。积极推动适应新型建造方式的建筑业智能化软件和工具的研发,深化BIM软件研究,提高企业的管理精细化水平。
提高先进装备工具应用水平。持续推进建筑业先进装备工具应用,逐步建立新型建造方式下建筑业装备工具重点推荐名录,针对建筑细分行业分类推广。探索将新型建造方式下的先进装备工具应用率纳入招投标体系,提高企业应用积极性;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研发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的装备工具,提高应用水平。
3. 加快国际交流,支持企业“走出去”
充分把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加速与国际大型企业与科研机构、工具装备企业的技术交流,着力加强与国外企业开展宽领域、广范围、深层次的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建造方式、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助力新型建造方式的创新升级,不断提高建造水平。
鼓励企业“走出去”,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围绕重点区域、领域和工程项目,发挥江苏建筑业企业在城乡规划、新城开发、工程建设方面的比较优势,综合应用新型建造方式相关适宜技术,形成智力、技术、资金、设备和劳动力联动输出,提升国际竞争力。
4. 整合人才资源,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培养满足新型建造方式发展需求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建筑工人,打造门类齐全、技术精湛、适应新型建造方式发展的职业化建筑工匠队伍。加大建筑业领军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引进和培养建筑业高级管理人才,进行定制式培育和个性化扶持,为新型建造方式进一步发展坚实人才基础。
提升新型建造方式人才技能水平。定期举办培训班或专题讲座,加强企业间人才技术交流。依托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开展多层次技能培训,重点就新型建造技术进行专业培训。组织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到施工水平高、管理精细的地区或企业进行专题培训学习。建立适应新型建造方式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分梯度的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建立新型建造技术人才交流机制,畅通人才交流渠道。
5. 争取财税优惠,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争取加大对采用新型建造方式的项目的支持力度,对主导制定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建造方式标准的企业,引导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争取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对人才实训园区,优先推荐申报省级重点产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符合条件的享受省级财政补贴。研究完善支持政策,推动财政引导资金向运用新型建造方式的项目倾斜。
引导金融资本投入新型建造方式项目,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诚信企业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对纳入优质诚信企业名录的企业,通过组织银企对接会、提供企业名录等多种形式向金融机构推介,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及债券发行等方式直接融资。
6. 加强示范引导,提升“江苏建造”品牌效应
有序开展新型建造方式的各类试点示范和监测评价,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发挥示范项目、示范企业的引领作用,引导行业生产方式加速变革创新。充分发挥媒体和行业协会作用,通过报纸、电视、电台与网络等设置专栏或专题,组织宣贯会议和主题论坛等方式,扩大新型建造方式的社会认知度。
着力提高新型建造方式应用水平,在延续和传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切实推动江苏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江苏建造”品牌效应,努力塑造先进高效、绿色节能的江苏建筑业新形象。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 2017年10月26日印发